語音播報
梁思禮?中國科學院學部工作局供圖
在女兒梁旋眼中,父親梁思禮生前將大部分心血都獻給了國家的航天事業。
他出身名門,年少就立志救國于危難;赴美留學,求知若渴,漂泊中不忘危難中的百姓;回國效力,投身航天領域,成為“東風快遞”的幕后功臣;晚年心系國事,致力于航天精神的傳承,直至2016年因病與世長辭。
“人必真有愛國心,然后方可以用大事”。終其一生,他都在詮釋著父輩的信仰。
功成名就的背后,少不了跌宕起伏和酸甜苦辣,但梁旋從未聽過父親有一聲嘆氣或埋怨。那些砥礪前行的日子,化作了梁思禮口中一個個娓娓道來的故事,成為家庭聚餐時梁旋最愛的“佐餐佳肴”。父親講述中所傳遞的向往美好、笑對人生的態度,一直影響著她。
2024年8月24日,是這位中國科學院院士的百歲誕辰,梁旋向《中國科學報》講述了她記憶中的父親。
為國立業?跨越大洋的抱負
梁思禮步入鮐背之年后,因身體原因參會的次數變少了。為排解父親晚年生活的寂寞,梁旋每周末都會帶老人出去走走,吃吃合口的美食。
如果到西餐廳,梁思禮總會點一份七分熟的牛排,延伸出一段自己20世紀40年代在美國求學的往事。
那時,梁思禮主要靠勤工儉學和申請獎學金勉強支撐開銷,熱量高、便宜的快餐是他日常果腹的選擇。在重要考試取得好成績且兜里有錢時,他才會獎勵自己吃一頓牛排。
盡管生活捉襟見肘,但梁思禮認為自己已足夠幸運。他總是惦念著遠在大洋彼岸的同胞,只愿把握珍貴的學習機會,恨不得早日學成歸國負起責任。
1949年9月,從美國辛辛那提大學獲得自動控制專業博士學位的梁思禮,踏上了駛向中國的“克利夫蘭總統號”游輪。他滿懷期望,沒有留戀。日后,他的名字和中國航天事業緊密聯系在一起。
1960年,當蘇聯撕毀合同撤走專家后,梁思禮和研究人員一起,靠自己的力量完成了蘇聯P-2導彈后續的仿制工作。
當第一枚中國造導彈“東風一號”試射成功后,他們隨即上馬了“東風二號”的自主研制工作。盡管1962年試射的失敗讓梁思禮痛心,看著爆炸后的火焰和殘片,他咬牙下定“做不下去也要做下去”的決心,開啟了一輪又一輪試驗。他們也在失敗中不斷總結,積累了諸多寶貴經驗。
功夫不負有心人。兩年后,經過17項大型地面研制試驗、105次發動機試車,“東風二號”發射試驗場終于迎來了勝利的歡呼聲。
在特殊年代,梁思禮與同伴一起排除干擾,堅持進行我國第一代遠程洲際導彈的研制和發射工作。他創新性提出慣性平臺-計算機制導技術,率領控制系統團隊攻克了技術難題,為“東風五號”最終全程試驗成功,并命中目標海域“保駕護航”。
“事業對他如生命一樣的存在,退休后也不愿舍棄與航天的情緣?!绷盒难矍?,總會浮現父親白發蒼鬢卻精神飽滿的形象:他仍四處走訪,積極宣講航天精神,同時關注國際形勢,經常提筆,為國為民建言獻策。
家庭角色?是家長也是朋友
工作之余,梁思禮的生活是豐富多彩的。他有很多愛好——聽音樂、游泳、下棋、攝影、打橋牌……梁旋說父親對美好的事物有著天然的感悟力。“正是心底有了愉悅和向往,才減輕了心中的困苦和失落,且仍然懷有希望?!?/p>
梁思禮常把這些美好分享給家人。盡管因為工作的原因,他錯過了家中的一些重要時刻,但對妻兒的關愛從未缺席,將呵護累積在每次回家后的點滴小事里。
梁旋記得,父親會在家播放《黃河大合唱》《瑤族舞曲》《天鵝湖》等曲子。孩童們沉醉于音樂中,百聽不厭。一旁的父親則打著節拍,時而抒發自己的感受,時而給他們講解曲中之意。
作為一家之長,該自己承擔的家務,梁思禮從不推諉。“如煤爐生火、修風斗、搬煤等大小事務,他都主動承擔、安頓妥當?!?/p>
下廚烹飪美食,更是梁思禮為孩子們創造的獨家記憶。
西餐是梁思禮的拿手菜:炸豬排、漢堡包、土豆沙拉和紅菜湯。只是當時條件有限,沒有現成的面包糠、沙拉醬,他還得琢磨自制食材。
在梁思禮的“指揮”下,孩子們力所能及地承擔起各項輔助工作:洗菜、切菜、削皮、烤面包……而他就負責最后的下鍋烹飪,調味出餐。
有限的廚房空間里,一家人像朋友一樣,各有分工,互相協作,其樂融融。坐在餐桌旁,品嘗完勞動果實后,梁思禮會一一點評,不失幽默:“土豆塊切得合適”“豬排特別嫩,火候掌握得不錯,可能是這頭豬比較年輕”……
梁旋認為,這或許是父親的習慣。“就像他在每次完成發射任務后,都要復盤總結一樣。”
偶爾,全家人還一起包餃子。梁思禮通常負責和面和搟皮兒,包餡的活兒就分給其他人?!八麚{皮兒效率高,跟得上我們三四人包的速度?!绷盒貞浀?。
首丘之情?在地圖和精神上尋“根”
和家人一起外出就餐時,梁思禮有時會選擇粵菜餐廳。清蒸魚、乳鴿和燒鵝都是他常點的菜。對食物的偏好,寄托著老人對“根”的情意。
雖然梁思禮年過五旬才第一次回到廣東新會老家,但對祖籍有著強烈的認同感,因為那是父親梁啟超出生成長的地方。
梁旋曾陪同梁思禮回新會茶坑村,受到了當地的熱情接待。梁思禮并不會說廣東話,加上當地方言難懂,所以溝通稍有不暢。但他還是耐心地讓引導人員當“翻譯”,以更好地與當地人交流,從他們口中感知家鄉的變化。
比起出席宴會,或者游覽風景,梁思禮更喜歡參觀當地的企業和學校。因為這些地方更能代表家鄉的進步和發展。
梁旋幼年的印象中,父親雖不常提及祖父的事情,但只要去相關的博物館參觀,還是會念叨幾句:“你們的公公(爺爺),為了國家進步、擺脫積貧積弱的局面,和康有為一起發起了‘戊戌變法’……”
所以梁旋幼時,就深知有一個不同尋常的祖父?!拔矣X得,自己就該像爺爺和父親一樣,主動承擔責任,為社會作出貢獻?!绷核级Y從不說教,對后輩的教導總是潤物細無聲。
積極樂觀的家庭氛圍亦無時無刻不在感染她?!拔覀兌贾?,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。父親在工作中肯定有諸多不順,但從小到大我都沒聽到他抱怨過?!绷盒f,梁思禮每次回家后,帶給家人的都是歡聲笑語?!凹词乖谔厥鈺r期,他受到了打壓和委屈,也只專注于做好自己?!?/p>
后來梁旋發現,姑姑、伯伯同樣是樂于向上的人。當讀到祖父所寫的“凡人常常活在趣味之中,若哭喪著臉挨過幾十年,那生命便成為沙漠,要來何用”時,她越發領悟到父輩的精神世界。
回溯這些過往,在父親梁思禮百年誕辰之際,梁旋寫下了近萬字長文。
她感嘆,于國于家,父親雖已完成了他的使命,但精神長存。文末,她引用了父親喜歡的一句名言:“人生不是一支短短的蠟燭,而是一支由我們暫時拿著的火炬。我們一定要把它燃得光明燦爛,然后交給下一代的人們?!?/p>
(原載于《中國科學報》?2024-09-03?第1版?要聞)
© 1996 - 中國科學院 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02857號-1 京公網安備110402500047號 網站標識碼bm48000002
地址:北京市西城區三里河路52號 郵編:100864
電話: 86 10 68597114(總機) 86 10 68597289(總值班室)
編輯部郵箱:casweb@cashq.ac.cn
© 1996 - 中國科學院 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02857號-1 京公網安備110402500047號 網站標識碼bm48000002
地址:北京市西城區三里河路52號 郵編:100864
電話: 86 10 68597114(總機) 86 10 68597289(總值班室)
編輯部郵箱:casweb@cashq.ac.cn
© 1996 - 中國科學院 版權所有
京ICP備05002857號-1
京公網安備110402500047號
網站標識碼bm48000002
地址:北京市西城區三里河路52號 郵編:100864
電話:86 10 68597114(總機)
86 10 68597289(總值班室)
編輯部郵箱:casweb@cashq.ac.cn